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沈阳工学院课堂深解李德仁院士思想,激活时空智能新人才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0

近日,沈阳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创新活动,将李德仁院士在2025年辽宁省测绘学术报告会上提出的时空智能前沿理念系统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分层教学设计,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热情和创新思维。

在报告会结束后,测绘工程专业教研室迅速组织专题研讨,系统梳理了李德仁院士报告中提出的时空智能六大关键问题、北斗系统技术优势以及新质生产力与时空智能融合路径三大教学重点。教研团队确定了案例具象化、知识场景化的教学思路,为后续课堂教学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具体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分层设计教学内容。面向低年级学生,教师以北斗短报文在灾害预警中传递救援信息、夜光遥感影像反映区域经济活力等生动案例,将抽象的时空智能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理解用时空信息描述物质世界的核心逻辑。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重点融入通导遥一体化理念,组织学生开展无人机移动测量构建数字孪生城市、北斗三频信号实现厘米级定位等实践课题,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对精准决策支撑能力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特别强调了李德仁院士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肯定和对学子的期许。这一举措显著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动力。在课堂讨论环节,时空智能如何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北斗系统如何提升高纬地区定位精度等议题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展现出对专业前景的深入思考。

通过从教研到课堂的快速转化,沈阳工学院测绘工程专业不仅将前沿学术思想有效传递给学生,落实了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也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时空智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