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建设
学习园地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组织建设 -> 学习园地 -> 正文

跟我一起学党史(三)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3-28

1.邓小平是怎样阐述“四项基本原则”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克服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保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四者缺一不可。四项基本原则是当代立国治国之本,是我们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

2.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意义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避免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谈话的主要精神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邓小平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这一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4.二大确定的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什么?

1923年7月16-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革命任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尽管会议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土地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清楚,但是它第一次在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为日后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基本方向。

5.党章上的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党章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6.党在新时期确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步目标、第二目标已实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7.党在新时期的外交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上,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这一政策也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各国人民自由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发展。在新世纪,我国将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8.党在新的形势下提出“以德治国”理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

9.党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党章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总共通过了15部党章,并根据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新的政治任务的变化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先后对党章进行了14次修改。党章的修改过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历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在党的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党章主要有以下几部: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1922年党的二大对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进行了重大修改,制定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从此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二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党章。1945年党的七大,总结了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新经验,继承了以前历届党章的优点,制定并通过了新党章。七大党章最重要的新突破,就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使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是执政党的第一部党章。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总结了执政以后党的地位、自身状况及党所面临的新任务,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对七大党章进行了修改和通过。八大党章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是20世纪最后一部党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而十五大党章就成了我们党20世纪最后一部党章,它最重要的突破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五是21世纪的第一部党章。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又一次修改、完善了党章,是我党在新世纪的第一部党章。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规定为党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理论内涵、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十六大党章与十五大党章相比,有65处修改。其中特别重要的有17处,包括总纲部分的8处,条文部分的9处,在这些修改的地方,显示出了十六大党章的新突破和新贡献。

我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章的修改历程能清楚地看到,建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并将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写进党章,通过不断修改党章,调整党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质。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做了哪些调整?

1978年下半年,安徽、四川农村尝试包干到户、到组的生产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因时因地制宜,经营自主。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谈话,肯定了一些地方大包干的做法。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认为包产到户”没有什么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到1983年,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达到了93%,其中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包干到户。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了10项政策措施,目的是给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发展大规模商品生产的规模。党的农村政策的重大改革,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性同调动农民积极性的灵活措施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

11.党的“八大”在社会主义建设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系统地总结了“七大”以来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形势,适时地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经济建设的方针。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阶级关系和主要矛盾的新变化,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坚持了经济建设的正确方针;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

12.党的“七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在二十四年中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十四年抗战的经验,制定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新中国的正确的纲领和策略;批评了党内的错误思想,系统地阐明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使全党在组织上达到空前的团结。“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它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

13.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思想路线,也叫认识路线。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时,借用中国古典,提出了“实事求是”的口号,这一口号后来被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表述。新时期之初,邓小平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成败得失,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口号,丰富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涵。进入新世纪,江泽民针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全党同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又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内涵。

14.党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怎样提出来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科学技术作用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他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他又进一步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春,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又说:”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四大肯定并发挥了这一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振兴科技。”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提出为新时期解放思想、加速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条件。

15.党和政府的对外开放政策是怎样制定出来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就提出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主张。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厦门、深圳、汕头、珠海设置经济特区,吸引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后来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设想,我国的开放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四个层次的探索和实践,滚动式地由南到北,从东到西,先外后内,逐步推进,在不同层次上实行不同程度的优惠政策和灵活措施。党的十二大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对外开放政策正式定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也成为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