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的大学专业
测绘工程专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测绘工程专业

测绘工程专业答考生问

测绘强则科技强 测绘强则国家强

一、专业描述

从万里之外的巡天“北斗”到近在咫尺的手机地图,从实景三维到自动驾驶,从珠峰高程测量到神州飞船发射。新时代的测绘与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卫生防疫、智能生活等数字领域高度融合,成为数字经济最抢眼的核心产业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致力于利用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对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测量、记录、分析、处理、展示和管理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测量手段采集地球空间数据,以数字形式表达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为各种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专业特色

在中国北斗、遥感、无人机等新兴技术大力发展及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专业以摄影测量与遥感为特色方向,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培养学生具备航空测量、项目设计、工程实施、信息管理、实景三维建模、数据可视化分析等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与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造就满足国家基础测绘、自然资源调查、国防工程、导航通讯、建筑交通、生态保护、灾害预防等领域需求,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就业面向

学生大多就业于中建、中铁、中水等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和地理信息百强企业,从事自然资源调查、区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智能软件研发、大数据云分析、项目质量监测等工作,平均月薪可达7000元以上。也可学业深造,攻读硕士学位,成为行业高端科研人才。


四、考生问答

1.本专业的办学特色

答:专业以校企协同育人为办学特色。依托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促进产教学研融合;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挂靠我单位,为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依托辽宁省测绘产学研联盟,建设由学会理事长、教授、高级工程师引领的教学团队,打造以项目案例教学为特色的课程体系;依托校企二级学院,成立“精英人才”订单班,培养行业高端技术型、管理型人才;依托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施行“1+X”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多项职业资格证书。


2.本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答:测绘是以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为基础,以全球导航卫星定位系统(GNS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核心,选取地面已有的特征点和界线并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反映地面现状的图形和位置信息,供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和行政管理之用。

信息时代已经来临,我国已经确定了相应的信息产业政策及可持续发展政策,测绘学产业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而这一转变为在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3.本专业取得的成绩

答:本专业已获辽宁省测绘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企双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10项、省级特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9项、省级二等奖20项、省级三等奖若干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获批国家级2项、省级4项,学生发表论文、专利60多项,成果丰硕,创新能力提升显著。自编教材2本。

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测绘装备技术专业委员会挂靠我校,并建立省学会专家工作站,目前学院拥有省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校企共建8个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2个实验室,建立了“沈阳工学院—南方学院”校企二级学院、“宏图精英班”。

4.本专业的师资建设情况

答:本专业自有教师8人,教授1名,副教授2名,讲师5名,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5人,均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5名。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特色:

教师结构合理,均毕业于国内外知名院校的测绘类专业,如中科院、武汉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桂林理工大学、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等。

②教师教改、科研积极性较高,每年讲师及以上的教师均申报并承担校级以上教改、科研纵横向科研课题,每年科研到款30余万元。

③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能力较强,每名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方向组建专业社团,学生参与社团率达100%;专业教师100%指导校级以上大创团队实践项目及大创竞赛等活动。

④课程团队建设效果突出。2名教师主持校级以上课程团队建设,其余讲师以上的教师均负责本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并发表高质量的教改成果论文。

⑤教师每年度参加校级以上培训项目人均4次以上,培训项目覆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团队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创团队建设、英语及计算机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5.本专业都开设哪些核心主干课程

答:开设有:高等数学、大学外语、测绘学基础、数字地形测量学、GNSS原理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摄影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工程测量学、数字地形测量学实训、摄影测量与遥感实训、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实训、工程测量学实训、毕业设计。

6.本专业注重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培养

答:测绘工程专业是融合现代信息科学的高技术专业。专业将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测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获取和利用地理空间信息为智慧城市建设服务;传授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数字地形测绘与不动产测量等工作的数据处理和应用能力,为实景三维中国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研究开发和工程管理服务。

7.本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

答:专业现有测量实验室和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总面积近300m2,实验设备总值约400万元。设备种类、数量、技术先进程度在辽宁省内领先;专业与校企合作单位成立遥感研究所,组建师生科研团队,通过科研项目促进专业教学;专业在辽宁省教育厅和学校的支持下,建设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可为学生提供近20余种实习和就业岗位,岗位数量达500余个;专业创办了校级优秀专业社团,每年开展专业竞赛10余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20余项。


8.本专业的校企合作单位有哪些

答:校外主要合作企业有:辽宁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全国百强学会、省级“学会之星”,辽宁省建筑业协会(辽宁省民政厅评估协会等级为5A级),广州南方测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优秀单位、中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榜首),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辽宁总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甲级测绘资质),辽宁宏图创展测绘勘察有限公司(规上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瞪羚企业、甲级测绘资质),沈阳中地测绘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甲级测绘资质)、北京中勘迈普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甲级测绘资质)、辽宁米测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高新技术企业、乙级测绘资质)等。

9.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就业行业、就业岗位

答:毕业生就职于中建、中铁、中水等央企、国企、事业单位和地理信息百强企业,或攻读国内外研究生。从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孪生工程、自然资源调查、空天地导航、工程管理、智能软件研发、大数据云分析等工作。专业人才市场需求大、学生就业范围广。

10.本专业的考研情况

答:近三年考研率达10%。考研院校有: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格鲁斯特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等。

11.本专业学生就业情况

答:专业近五年就业率95%以上,学生主要就业地区辽宁为主,辐射东北三省、京津冀地区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民营企业等。

 

 

 

专业联系人

负责人:孙俊娇

联系方式:18811153380